周勇:在“勤”读中构建精神家园:我的好妈妈5无删减在线观看
周勇:在“勤”读中构建精神家园🗡《我的好妈妈5无删减在线观看》🧆(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无论何时何地,奋斗,都应是人生不变的底色。,用理想信念为接续奋斗导航。理想信念是指引青年奋斗方向的航标,也是推动青年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广大青年如果没有或丧失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就会像一盘散沙而形不成凝聚力,就会失去精神支柱而自我瓦解。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相结合,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结合,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历史一定是合力创造的,也就是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对个人而言,学术与政治活动都是值得尊重但并非是唯一高尚的人生活动。“学而优”的人,要有仕心,但不一定要入仕,“仕而优”的人,要善于学习,但也不一定要从学,学术和政治与农民种地、工人做工一样,都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形式。人生的高尚与否不在于其工作形式,而在于他是否能通过这种形式,为人民、为国家、为历史,继而为人类做出贡献。,青年不断成长成才、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引领、关心、支持。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青年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新时代,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全社会都要做好青年工作,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真情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做青年工作的热心人;悉心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做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共青团作为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必须认真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对青年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团结带领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不断开拓创新、奋发有为。
基辛格——当然还有许多经文纬武的人物——是成功地将学术与政治结合于一身的学者兼政治家,但这不是所有学者都能做得到的,做不到也不必自责,正如我们不能要求马克思也会打仗,拿破仑也能写《资本论》一样。我们不能设想为政者都是全才,为文者都是无所不知。对一般人而言,立功和立言,一生能做好其中一件就不错了。别人不说,就说倡导“学而优则仕”的孔子本人,他一生想作政治家,为此颠沛流离,东躲西藏,《论语》中充满了“逝者如斯”[xi]的践行精神,结果还是文人的命!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xii]。孔子至死也想不到他的命运竟如此富有戏剧性:不求,上进;求之,反而不得。清未民初的思想家章太炎对此有深刻的总结,他说:“夫学术与事功不两至,鬼谷明纵横,老聃言南面之术,期于用世,身则退藏于密。何者?人之材力有量,思深则业厌也。”[xiii],厚植家国情怀,就要始终心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要从历史规律与现实发展的角度,讲清楚个人奋斗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关系,引导新时代中国青年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和民族发展之中。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由衰败到复兴的伟大转换,其中最重要的精神动力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如今,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面临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艰巨任务,这就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高度警惕精神萎靡、信念缺失等现象,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因此,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把个人成长的坐标放到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坐标系中,在充分展现青春风采中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使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前途命运带来新的转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5月4日这一天,数千名北京热血青年学生发出怒吼。随后,全国各界纷纷声援,特别是工人阶级挺身而出,加入斗争的行列。一声春雷,东方睡狮在苦痛中惊醒!
青年成长要锤炼品德修为,青年涵养道德修为要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就是要求青年有宏大的价值关怀和人生追求,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祖国观、民族观等基本观点,要有是非善恶观,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大情怀,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担当。守公德就是要求青年有公德意识,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做道德风尚的先行者,关爱他人,扶危济困,主动参加志愿活动,带动和引领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严私德就是要求青年要严守个人行为准则,遵守道德规范,端正个人品行,自省自律,秉公办事,带动整个家庭,涵养家教家风。,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想指引人生方向。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广大青年建功立业提供了无比广阔的舞台。广大青年要深刻认识到,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青年才有远大前途。要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顺势而为、建功立业,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民族复兴伟业而奋发有为。
【編輯:Gee】
相关新闻
- 红色基因: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 2023-06-07 07:25
- 许嘉璐:文化传承要靠人 2023-06-07 07:15
- 弘扬中国精神,将增强文化自信工作落到实处 2023-06-07 06:37
- 沈壮海: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注入新时代的充沛活力 2023-06-07 06:57
- “文化自信”的独特作用和重大意义 2023-06-07 06:54
相关新发布
- 胡传志: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2023-06-07 06:45
- 王登峰:美育的价值与实现路径分析 2023-06-07 06:35
- 黄志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若干重要关系 2023-06-07 07:26
- 余谓之:从治国理政的高度认识文化自信 2023-06-07 07:22
- 鲁家峰:也谈诸葛亮的“观其大略” 2023-06-07 07:09